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發(fā)蘇奮振、付東杰小組紅樹林研究成果
紅樹林作為全球沿海重要的生態(tài)屏障,能夠抵御極端天氣和海岸侵蝕。紅樹林寬度大于1公里,其波浪衰減率超過80%,將紅樹林融入海岸防護系統(tǒng),可節(jié)省全球海岸保護投資3200億元。然而,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和人類活動影響,紅樹林的保護功能面臨嚴(yán)峻挑戰(zhàn),傳統(tǒng)紅樹林護岸能力研究主要在局部區(qū)域或單個時期靜態(tài)開展,而全球尺度紅樹林幾十年以來的護岸能力時空變化格局如何,仍是未知,其海岸保護能力及全球變化特征尚缺乏系統(tǒng)的量化評估。
為填補這一研究空白,蘇奮振、付東杰研究團隊開發(fā)了一種基于過程的紅樹林護岸能力指數(shù)(Mangrove Coastal Protection Index,MCPI),綜合考慮了紅樹林的跨岸寬度、冠層高度及健康狀況,分析1996年至2020年的全球紅樹林?jǐn)?shù)據(jù),首次量化了紅樹林護岸能力的時空變化特征。
結(jié)果表明,盡管部分地區(qū)紅樹林寬度增加,但由于冠層高度和生物量的下降,2007年到2019年間,全球紅樹林的MCPI下降了25%,遠高于面積減少的2%。紅樹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脆弱性正在上升,尤其在受到人類破壞、氣旋和洋流影響強烈的區(qū)域。
Nature Communications于11月26日在線發(fā)表了該研究成果,文章標(biāo)題為《Global distribution and decline of mangrove coastal protection extends far beyond area loss》。該研究由中國科學(xué)院B類戰(zhàn)略性先導(dǎo)科技專項資助。
?
論文信息:
Xu,X.,Fu,D.,Su,F.,Lyne,V.,Yu,H.,Tang,J.,Hong,X.,& Wang,J. (2024).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decline of mangrove coastal protection extends far beyond area loss. Nature Communications,15,10267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4-54349-0
?
論文鏈接: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4-54349-0
?
?
圖1 | 三項指標(biāo)包含箱線圖的小提琴統(tǒng)計圖
?
圖2 | 2019年全球紅樹林護岸能力空間分布格局
圖3 | 1996年至2020年平均紅樹林跨岸寬度 (AMW) 趨勢回歸分析結(jié)果
?
圖4 | 2007年至2019年紅樹林護岸指數(shù)(MCPI)變化的空間分布
?
圖5 | 紅樹林集群特征和空間分布
?
圖6 | 集群類別交換圖
?
附件下載: